金融科技 问题 “破题”科技金融!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15项举措

用户投稿 3 0

“破题”科技金融!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15项举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今天,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推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构建与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相适应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体系,破解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堵点难点问题。

《政策举措》坚持问题导向、重点突破,重点涉及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支持科技创新,加强财政政策引导,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以及完善科技金融生态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据悉,《政策举措》明确,发挥创业投资支持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作用、鼓励发展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S基金)、支持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发债融资等。发挥货币信贷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改造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鼓励银行探索长周期科技创新贷款绩效考核方案、推动政策性银行支持科技发展等。

《政策举措》要求,发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关键枢纽作用,优先支持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研究制定提升区域性股权市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能力的政策文件、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等。发挥科技保险支持创新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探索以共保体方式开展重点领域科技保险风险保障、开展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试点、鼓励险资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等。

金融科技 问题 “破题”科技金融!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15项举措

《政策举措》还提出,加强财政政策对科技金融的引导和支持,用好用足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工具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持续实施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落实好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相关税收政策等。

记者从科技部获悉,下一步,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将做好组织实施,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和宣传解读,共同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撑。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四部门详解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题:推动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四部门详解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

新华社记者温竞华、吴雨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金融服务。

文件部署了哪些科技金融政策举措?如何促进政策红利充分释放?在2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四部门有关负责人详细解答了相关问题。

为科技创新需求提供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支持

当前,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都需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对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技部副部长邱勇介绍,文件从科技创新需求侧出发,聚焦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债券市场等7个方面内容提出了15项政策举措,强化多元化、接力式的金融支持,是实现科技和金融“双向奔赴”的一项基础性、引领性制度安排。

信贷是大部分科技型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要提升科技贷款的投放强度和服务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已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扩大到8000亿元,再贷款利率由1.75%下调至1.5%,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研发创新和设备更新提供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贷款支持。

围绕发挥科技保险的减震器和稳定器作用,金融监管总局政策研究司司长郭武平说,金融监管总局已实施重大技术攻关保险保障机制试点,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在集成电路、商业航天等重点领域建立健全共保体机制,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提供风险分担方案。

在精准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方面,中国证监会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说,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绿色通道”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加力释放政策“组合红利”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前期各部门围绕金融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此次七部门联合发文,对这些政策进一步作出具体部署,推动政策迭代升级、落实落地。

郭武平在发布会上介绍了金融监管总局四项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18个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份,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近期将批复第三批600亿元试点规模,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延长贷款期限、提升贷款占比,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解决知识产权登记、评估、处置等方面的难题……

15项政策举措既注重存量政策的迭代升级,也注重增量政策的创新供给。

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是一项支持科技发展的创新性举措。“‘科技板’将创设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中国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通过担保增信、直接投资等方式,同时也加强与地方政府、市场增信机构合作,共同分担债券投资人的违约损失风险,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的科创债券。”朱鹤新说。

严伯进介绍,证监会将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继续发挥好创新试点相关制度的功能,支持优质的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把这些增量政策纳入支持范畴,进一步强化政策组合的衔接互补、落实落地和整体效能,有利于充分释放既有的政策红利。”邱勇说。

“攥指成拳”形成推进合力

发展科技金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发力。此次文件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强化科技部门和金融部门协同、中央和地方联动。

其中包括,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开展区域创新实践以及“股债贷保投”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运用等。在投入方式上,强调从“财政思维”转向“金融思维”,发挥财税政策对金融投资的引导激励作用。

在推动区域科技金融创新实践方面,朱鹤新介绍,将着力推动北京、上海等13个重点地区优化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保障国际和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同时,加强地区间的联动交流,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和典型模式的复制推广。

“创新积分制”作为一种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型企业精准配置。邱勇说,截至去年底,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共向21家全国性银行和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推荐了7万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创新积分评价与地方政府贷款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政策的联动实施。

“我们正在联合科技部等研究制定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优化科技保险服务体系,更好发挥保险业风险补偿、风险减量、资金杠杆以及链接互通的功能作用。”郭武平说,金融监管总局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和专业能力建设。

来源: 新华社

相关问答

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呈现出以下特点: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科技金融的发展,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科技...

金融科技股票有哪些?-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金融科技股票有以下几种:1、天沃科技(股票代码:002564);2、巢东股份(股票代码:600318);3、恒生电子(股票代码:600570);4、绵世股份(股票代码:000609...

金融科技专业好不好就业

[回答]金融科技专业就业前景:在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第三方金融服务机构、金融监管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金融科技产品开发、运营和管理...

金融科技是什么?-其他理财知识问答-我爱卡

金融科技是指使用各种科技手段来创新传统金融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提高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新兴的尖...

科技金融有哪些龙头股?-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科技金融龙头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根据股市情况进行不断变化的。科技金融股票比较多,例如:恒生电子(600570)、长亮科技(300348)、君正集团(60121...

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是什么样的关系?竞争or互补?

金融科技和平台效应,已经成为银行业不可忽视的话题,领先银行可以通过收购、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形式积极布局和借力金融科技创新。而对中国的银行业,需要提前...

金融科技应用是什么?

Fintech(金融科技)是FinancialTechnology的缩写,可以简单理解成为Finance(金融)+Technology(科技),但是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组合,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

经济与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区别?

经济和金融是常见的两个概念,二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区别。经济是指社会上将资源、物质、资本和人力等有限资源进行最优配置的活动方式、规律和理论体系。...

信息化建设领先的银行如何应对金融科技的挑战?

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的融合,通过构建“以用户为中心、以账户为中心、以交易为中心”的智能金融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并借助数据智能,形成生态网络协同效...

金融科技指数如何构建?

金融科技指数是用来衡量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指标,通常由一组金融科技公司的股票组成。以下是构建金融科技指数的一般步骤:1.确定指数类型:根据指数的目标和用...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